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024-3-21 14:05:43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021年发布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指出,25.2%的乡村儿童存在抑郁风险,其中留守儿童的抑郁检出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关心关爱服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是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对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开展摸排调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数据库。为精确获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数据,各地政府可与高校、社工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等合作成立专业团队,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在此方面,高校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可与社工、志愿者结对组成调查小组,通过入户访谈、询问校方等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大规模、精细化的心理健康现状与需求调研;高校可设立专项课题项目并提供资金,完善保险、食宿等保障机制,开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小组”在线服务程序,为相关调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确保结果精确。在获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由政府统计部门牵头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数据库。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可将相关数据提供给社会关爱服务者,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关爱服务方案。

    其次,建立政校家社协同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效机制。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起主导作用,既需整合已有福利政策,又当充分激活社会力量,引导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关爱服务网。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是儿童从家庭独立出来社会化的第一处场所。农村学校应开设“双层”心理健康课程,第一层课程面向教师,传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等知识;第二层课程面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查方法和排解措施。同时,学校图书角应配备儿童心理健康普及读物,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家庭需给予留守儿童足够关怀。在外打拼的家长应保持与农村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的联系,及时发现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心理引导。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工与志愿者已然成为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有生力量。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须定期有针对性地梳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引入社工与志愿者等外部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再次,借助网络优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率较高,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妨以此为契机,邀请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制作儿童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发挥网络正向功能。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适的能力,缓解他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焦虑和恐慌;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向社会爱心人士寻求帮助的意识。

    来源:中国人口报

    文:西北民族大学 叶娜常进锋

    策划:李冰

    编辑:陈远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0-2013 www.cnce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QQ:2383424132